芙蓉街關帝廟(本報記者 張源源 攝)
  關帝廟,是關公文化崇拜的產物,在我國是極有群眾基礎的一個文化現象。目前濟南還有兩座關帝廟保存完整,且具有一定文化內涵和旅游價值,而這也成為濟南很有意思的一種“泉範兒”。
  芙蓉街北頭路東就坐落著目前濟南最有名的一座關帝廟。該廟始建於清代中期,現建築由民宅式廟門一間、正殿三間及新建的南北廂房組成,2009年3月至12月修繕後對外開放。廟內另有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重立考棚碑記》和光緒二十五年(1899)《重修芙蓉街北首布政司小街東口路東關帝聖君廟碑記》等碑刻。在修繕過程中,除了整修大殿外,重新梳理出歷史上曾經頗有名氣的芙蓉、武庫、飛霜三眼泉。另外還修建了碑廊、放生池,基本再現了歷史上該處關帝廟的規模和原貌。
  據稱,這座關帝廟,與濟南其他的關帝廟的最大不同就是它“出身高貴”。在明洪武年間,那時的山東最高行政與軍政機關——承宣佈政使司與都指揮使司,在山東省省會由青州遷到濟南後,把府院設在了貢院,因由“左文右武”——省政府的左面是府學文廟,就在這裡建了關帝廟,而且在當年重立貢院考棚碑時,將碑立在了關帝廟裡,以求關公護佑。從康熙年間到光緒時期,這座關帝廟被記載為“數百年如一日,香火萬家”、“靈驗異常”。
  另一座關帝廟是位於共青團路路北的西蜜脂泉關帝廟。其大殿由東西兩座二開間青磚青瓦殿堂組成,森嚴莊重。濟南七十二名泉之一的西蜜脂泉,便位於此。當年山東巡撫丁寶楨將違例出宮的太監安德海捉住後就秘密關在此處。後來慈禧太后來了密旨讓放人,丁寶楨果斷決定“前門接旨,後門殺人”。或因這個典故,後人將蜜脂殿稱為密旨殿。
  兩座關帝廟現在已經成為濟南關帝廟的代表,在節假日裡人流不斷,人們在欣賞古代建築之美的同時,還在這裡感受到關公所代表的“忠”、“義”的文化內涵。
  據史料記載,舊時濟南城裡有30多座關帝廟,將軍廟街、芙蓉街、估衣市街、東城根街、紅牆廟街、正覺寺街、佛山街、小滄街、後宰門街、平泉衚衕等均建有關帝廟。而代表著“忠”、“義”的文化的關帝廟也成為濟南一種很有歷史、很有意思的“泉範兒”。(本報記者 趙曉林)  (原標題:關帝廟:代表忠義的“泉範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q66rqren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